樸光賢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句話的意思是:至高至難的地方衝擊,才能夠達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難的地方發起挑戰,才能夠達到最遠的目標。意思就是,一個人敢於挖掘潛力,挑戰極限,就能超越自我。
文章目錄:
- 1、“犯其至難,圖其至遠”是什麽意思?
- 2、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一、“犯其至難,圖其至遠”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至高至難的地方衝擊,才能夠達到至臻至美的境界;向至高至難的地方發起挑戰,才能夠達到最遠的目標。意思就是,一個人敢於挖掘潛力,挑戰極限,就能超越自我。
出自蘇軾《思治論》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麵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意思是:向最難處進發,追求最遠大的目標
在對《思治論》進行了較為完整的了解之後,再具體來到“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這句話。它見於文章的第三個組成部分,其完整的語句是:“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
意思是:古代那些成功的人,他們能向最難處進發,追求最遠大的目標,靠的是什麽呢?蘇軾的回答是:“發之以勇,守之以專,達之以強”,意思是在目的已經明晰、規劃已經周詳的情況下,政策就應當得到堅定不移的執行,隻有這樣,事業才能夠獲得成功。
舉例描述:
為了說明這一點,蘇軾舉了一些曆史上成大事者的例子。比如商鞅。商鞅當初在秦國變法,別的不說,以其中的兩項而言,比如廢掉原來的世卿世祿,改為按軍功授爵;比如剝奪貴族對地方政權的壟斷
改由政府派出的官僚進行管理,這就動了多少老貴族的利益,遭致了多少人的刻骨仇恨和堅決反對啊!
但商鞅一旦謀劃已定,便抱定“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態度,直麵所有阻力,不再有任何的逡巡與退縮,甚至太子觸犯法令,商鞅也毫不猶豫地懲處了太子的老師,使得變法得到了很好的施行。這就叫“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二、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宋代蘇軾在《思治論》中說:“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我覺得這句話不論從國家層麵還是從個人角度來說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生而為人,有人選擇輕鬆簡單過一輩子,更多人卻沒得選擇,隻能負重前行。其中有一部分人在磨礪中向人生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向最難處進發,追求最遠大的目標。這跟“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意思略有相似。
我們祖國相對於美國、英國這些存在了兩三百年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來說還是毛頭小夥,朝氣蓬勃。我們國家的國家製度和治理體係建設中仍有空白點和薄弱點,現在提出、製定的很多目標和任務直指這些問題,具有鮮明的導向性。
而我們每個人也存在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當我們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之後,就是我們在自我評價上邁出的第一步。我們明知即將要做的事很“難”,明知通向目的地的路途何其遙“遠”,我們仍然要去“犯”它、“圖”它,這是怎樣一種大無畏、慷慨向義的精神!
做了再說!!!
沒錯,做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既然都要做,就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完美,所以我們要深挖、廣拓,挖掘自己的潛力,挖掘事情的廣度和深度,拓展自己的思維模式不要讓它固化,盡最大可能做最多、做最好,全力以赴!
這就是這句話的指向。
以上就是小編對於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相關信息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