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期貨日報
2025年,石供應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而需求則處於下行周期之中,鐵礦石供需預計將延續2024年的寬鬆狀態。在供需寬鬆的環境下,鐵礦石價格重心大概率繼續下移。
礦業投資持續增長,礦山產能逐步釋放
2024年,鐵礦石基本麵發生逆轉,價格也隨之由強轉弱,徹底拋去往日“強勢”的標簽。從全年走勢來看,鐵礦石價格重心不斷下移。2025年,鐵礦石行情將會如何演繹?
近幾年,隨著海外主流礦山利潤和現金流持續改善,海外主流礦山的投資意願也逐步提升。2018年以來,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穀以及FMG四大礦山資本開支穩步提升。四大礦山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巴西淡水河穀資本開支在2017年降至低點的250.3億元(人民幣,下同)之後,2023年底已經回升至419.3億元,年均增長11.3%。澳洲力拓資本開支自2016年的208.9億元逐步回升至2023年的501.9億元,年均增長20%。澳洲必和必拓資本開支自2017財年的312.2億元逐步回升至2024財年的672.3億元,年均增長16.5%。澳洲FMG資本開支自2016財年的23.9億元大幅上升至2024財年的205.5億元,年均增幅達到95%。
通常情況下,資本開支周期一般領先產能周期3到5年。隨著過去5年主流礦山資本開支逐步增長,未來5年主流礦山的鐵礦石產能也將迎來新一輪緩慢擴張周期。而目前正處於這輪擴張周期的起點。
上述判斷也可從澳洲和巴西近幾年鐵礦石的出口情況得到驗證。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澳大利亞在2019年受“颶風事件”影響之後,鐵礦石出口量逐步回升,近兩年保持年均1000萬噸左右的增長水平,2023年出口量達到曆史最高點的9億噸左右。巴西鐵礦石出口量在2019年淡水河穀“尾礦壩”事故之後,也呈現逐年回升的狀態,2023年達到3.79億噸的高位,2024年前11個月出口量達到3.58億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830萬噸,近兩年出口量年均增長2500萬噸。
當前,除澳洲和巴西的四大礦山資本開支保持增長外,非洲的礦山資本開支也顯著增長。目前由中國寶武和澳洲力拓等企業共同投資開發的幾內亞西芒杜項目,被認為是未來5到10年全球鐵礦石產能最大的增長來源之一。該項目儲量預計達到24億噸,鐵品位達到65%。項目預計於2025年投產,設計年產能為1億噸。
除西芒杜項目外,澳洲、巴西及非洲還有多個鐵礦石項目正在開發之中。比如,力拓集團和中國寶武共同投資的澳洲西坡項目,預計於2025年投產,滿產產能為2500萬噸/年。巴西歐亞資源集團投資開發的BAMIN鐵礦石項目,預計於2027年投產,設計年產能2700萬噸。巴西Samarco Mineracao投資開發的Mina Germano礦山項目,設計年產能2000萬噸,預計於2025年逐步投產。另外,還有中資企業在非洲阿爾及利亞投資的Gara Djebilet鐵礦石項目,預計於2026年投產,設計年產能2500萬噸。上述礦山項目投產之後,預計每年帶來的新增鐵礦石產能達2億噸。
世界鋼鐵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總計達到17.1億噸。其中,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量為8.98億噸,約占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52.5%;巴西鐵礦石出口量為4.08億噸,約占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23.9%;非主流國家鐵礦石出口量為4.05億噸,約占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23.7%。
2024年以來,非主流國家鐵礦石發運量持續上升,成為全球鐵礦石出口量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上海鋼聯的調研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非主流國家周度發運量均值為527萬噸,2023年同期均值為496萬噸,同比增長31萬噸,增幅達到6.3%。未來,隨著幾內亞西芒杜項目投產,非主流國家對全球鐵礦石供應增長的貢獻度將會進一步提升。
“基石計劃”推動國內產能穩步提升
2022年以來,黑色金屬礦采選行業毛利率一直穩定在20%的較高水平,在“基石計劃”的推動下,國內黑色金屬礦采選行業的投資增速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高位,大幅領先國內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增速(3.3%)和鋼鐵冶煉加工行業投資增速(2.8%)。
在政策的鼓勵以及利潤的驅動之下,我們看到近兩年來國內鐵礦石供應整體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9.91億噸,同比增長2268萬噸,增幅2.3%;2024年1—11月份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9.52億噸,同比增長4820萬噸,增幅達到5.3%,全年有望突破10億噸的水平。從近兩年的增長水平來看,未來幾年我國鐵礦石產量預計將會保持5%以上的增長水平。
2025年,隨著海外礦山產能逐步釋放以及國內“基石計劃”持續推進,未來3到5年全球鐵礦石產能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鐵礦石供應總體將延續增長趨勢。進口礦方麵,雖然全球鐵礦石供應增長趨勢較為顯著,但是由於2024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2.15億噸左右,導致港口庫存壓力持續加大。在此背景下,預計2025年鐵礦石進口量總體將呈現下降態勢。中性假設下,鐵礦石進口量下降6000萬噸;樂觀假設下,鐵礦石進口量下降2500萬噸;悲觀假設下,鐵礦石進口量下降9500萬噸。國產礦方麵,中性假設下,產量增長500萬噸;樂觀假設下,產量增長1000萬噸;悲觀假設下,產量下降500萬噸。
鐵礦石需求下降
過去兩年, 受地產行業開工率大幅下行影響,我國鋼材需求也隨之進入下行周期,我國鋼鐵冶煉與壓延加工行業麵臨的下行壓力也越來越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行業毛利率從2021年10%左右逐步降至當前3.5%的曆史低位。行業投資增速也持續下降,從高峰期的10%左右降至當前不到3%的低位。
在行業投資與利潤持續下行的環境下,鋼鐵企業麵臨的經營壓力也持續增加。上海鋼聯對全國247家鋼廠的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8月鋼企基本處於全麵虧損狀態,全年平均盈利率僅有36%。數據從側麵驗證鋼鐵行業處於下行周期。
受經營環境以及行業政策變化的雙重影響,鋼鐵冶煉行業的自律性約束機製正在逐步增強。市場的“無形之手”逐步成為最好的指揮棒。在虧損嚴重的階段,鋼廠自發性減產和控產的意願顯著增強。雖然目前鋼鐵冶煉產能過剩壓力仍然較大,但是在自律性減產和控產意識顯著提升的環境下,鋼廠產能還是受到了較大程度的約束。根據上海鋼聯數據,全國247鋼廠2024年產能利用率均值為86%,2023年為89.1%。隨著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我國生鐵和粗鋼產量也開始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份我國生鐵產量為7.83億噸,同比下降2754萬噸,降幅達3.4%。
過去5年,政策和利潤是影響生鐵產量的關鍵因素。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生鐵產量到達8.88億噸的峰值;2021年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生鐵產量降至8.69億噸,同比下降1896萬噸;2022年生鐵產量為8.64億噸;2023年生鐵產量為8.71億噸。
由此可見,在政策調控相對寬鬆以及鋼廠生產經營壓力相對較小的兩年中,生鐵產量基本保持穩定,產量變化幅度在500萬~1000萬噸之間。2024年是過去5年中鋼廠生產經營壓力最大的一年,在沒有政策調控的環境下,生鐵產量預計將降至8.4億噸,成為最近5年中降幅最大的一年。
2025年,鋼鐵行業預計仍將麵臨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同時政策引導鋼廠控製產能的意圖也越發明確。在此環境下,預計國內生鐵產量大概率會維持2024年的水平。中性預期下,生鐵產量將增長500萬噸;樂觀預期下,生鐵產量將增長1000萬噸;悲觀預期下,生鐵產量將下降500萬噸。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對2025年鐵礦石供需狀態做了三種情景假設,分別為:中性、樂觀以及悲觀。基於中性假設,全年鐵礦石供需過剩4900萬噸左右;基於樂觀假設,全年供需過剩8000萬噸左右;基於悲觀假設,全年供需過剩2000萬噸左右。整體來看,三種預期假設情景下,鐵礦石供需均呈現過剩狀態。
展望2025年,鐵礦石供應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而需求則處於下行周期之中,鐵礦石供需預計將延續2024年的寬鬆狀態。在供需寬鬆的環境下,鐵礦石價格重心將繼續下移。從運行節奏角度看,如果價格運行在830元/噸上方,鐵礦石將處於估值偏高的狀態;而當價格運行在630元/噸下方時,鐵礦石將處於估值偏低的狀態。
風險提示:1.海外礦山出現突發事件;2.鋼鐵產業政策超預期調整。(作者單位:華聞期貨)
刀插入眼直達顱底!醫院急救後小夥視力神奇複原
江歌母親不接受劉鑫道歉(劉鑫錯在哪兒)
山東一大爺“逼”小夥給他人讓座 2人還因此動起手
31省份老年人口大數據:11省超千萬 中國老齡化問題嚴重
炒房團殺入元宇宙虛擬房產 虛擬房產的實際價值在哪裏
粵康碼崩了(目前已恢複正常(事情具體是怎樣的)
美國超900次核試使原住民家園成核試驗場
男子群聊中質疑南京大屠 殺真假被拘 不當言論引發網友憤怒
上海增1例本土 第5次核酸異常 12月7日已被集中隔離管控
知網回應投訴:一兩天解決不了 每天忙到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