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古詩(今日清明節:十首清明詩詞,一歲一追思)

2025-07-05 07:18:26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今天就是清明了,清明是祭祖掃墓、春遊踏青的好時節,這一天,詩人們或祭祀或踏青,留下許多吟詠的詩篇,從中還可窺探到古時的清明習俗呢!

關於清明節的古詩(今日清明節:十首清明詩詞,一歲一追思)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年一年的清明,路上羈旅的行人們都像失魂落魄了一樣。借問當地人哪裏有酒可銷愁,牧童遠遠地指著杏花村。清明時的失魂與傷感盡出。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複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這個清明夜,白居易獨自繞著回廊不斷地走著,他的心裏在想些什麽呢?我們不得而知,隻知道,他聽著遠處的歌聲,默默地欣賞著花叢。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清明這一天,詩人和幾個好友一起在園林當中小聚,天氣晴朗,春風和煦,柳絮隨風飛揚,清明乞新火過後,人們的廚房裏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飯的輕煙,在這歡樂的小聚中,詩人卻頗有些傷感,他說,什麽時候能再次相聚,共同飲酒呢?

《清明後登城眺望》

【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這天,風景還不錯,百花像舊日般開放,家家戶戶都冒著炊煙,十分寧靜祥和,在這樣一場祥和的情況下,詩人感歎:長安在哪裏呢?在夕陽邊吧!孤獨傷感一句而知。

《蝶戀花ⷩ™夜亭皋閑信步》

【南唐】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秋千,笑裏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清明節剛過,詩人就感慨春天的離去。詞的上片寫主人公信步閑情、傷春感懷的情形,下片寫主人公感慨春去、無以自慰的悲愁情懷。這首詞多用白描手法,質樸無華,淡雅疏朗,含蓄悠遠。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隻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清明來了,有人傷感,有人傷春,而程顥卻感慨時光的流逝。作者描寫了清明節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將追逐落花的小遊戲寫進了詩裏,在平添幾許稚趣的同時,勸說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時光。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這首詩運用側麵描寫, 反映了清明時節郊遊踏青的樂趣:“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江南三月正是“梨花萬朵白如雪”的季節,青年人結伴出城,踏青尋春,笙笛嗚咽,歌聲嫋嫋,微風拂麵,楊柳依依,真是“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寫出了西湖風景的優美宜人。

《風入鬆ⷨ𝩢訁𝩛詁Ž清明》

【宋】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也是一首傷春之作。清明已過,風雨已止,天氣放晴了。闊別已久的情人,不能忘懷。按正常邏輯,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時二人一同遊賞之處了,以免觸景生悲,睹物思人。

《清明》

【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節時,詩人無花無酒,興味索然,就是無聊沒意思,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般。怎麽破解這種寂寞,詩人於是用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果然是好孩子。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北宋詩人黃庭堅在清明這天,頗有感悟。詩人將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機與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命運進行對照,表現出了消極虛無的思想,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慨歎和對社會不平的憤激。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同時我準備了學習大禮包及各年級部編版語數英電子課本,需要的請私信我“資料”。

點擊“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好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A+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