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基本金屬&貴金屬】關稅落地,黃金起飛,銅鋁抗跌蟄伏

作者:广东省 来源:宜昌市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07-05 08:22:57 评论数:

(來源:CSC研究金屬和金屬新材料團隊)

重要提示:通過本訂閱號發布的研究觀點和信息僅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客戶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參考。因本訂閱號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製,若您並非中信建投客戶中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為控製投資風險,請您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使用或轉載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核心觀點

春節假期,DeepSeek和特朗普關稅新政兩條主線主導海外資產避險情緒,黃金領漲創曆史新高,美元、美債走強,大宗商品價格多數下跌。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表述偏鴿而美國四季度GDP低於預期,特朗普政府大麵積征收關稅強化主要經濟體的對抗情緒,均有利於黃金價格挑戰新高,黃金股有望盈利修複。此外,流動性寬裕背景下,消費相對確定疊加供應受限的基本金屬也仍是推薦配置的方向。

▊行業動態信息

工業金屬:節前一周LME銅、鋁、鉛、鋅、錫價格變化為1.0%、-1.8%、-1.5%、-4.1%、1.0%;春節期間(1月27日至2月3日)LME銅、鋁、鉛、鋅、錫價格變化為-1.7%、-0.4%、0.4%、-0.5%、-0.7%;工業金屬價格由“金融屬性”及“商品屬性”共同決定,從金融屬性來看,美聯儲已開啟降息周期;從商品屬性來看,全球銅鋁庫存均處於相對低位,中國經濟複蘇可期,疊加新能源行業的拉動,銅鋁需求增長將有所好轉。

關稅落地,黃金起飛,銅鋁抗跌蟄伏

(1)偏鴿的FOMC與偏低的美國GDP及偏不確定的特朗普關稅,共同推動黃金價格邁向新高。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維持政策利率4.25-4.5%不變,但鮑威爾會後表示當前利率仍遠高於中性利率水平,表述偏鴿派。美國2024年四季度GDP按年率計算增長2.3%,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GDP全年增長2.8%,低於市場預期。特朗普2.0貿易戰全麵開啟,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關稅,對中國加征10%關稅,盡管美國宣布暫緩實施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征收,但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全球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推動了黃金的避險屬性。此外,DeepSeek衝擊美國科技股基本麵,強化黃金去美元化邏輯。全球經濟體從合作走向分化甚至是對抗,奠定黃金持續挑戰新高的底層邏輯,黃金股也將迎來修複行情。

(2)銅鋁價格在關稅威脅前的不屈表現。截止2月4日下午15:00,LME銅報收9147.5美元/噸,較中國節前收盤價跌0.85%,LME鋁報收2619美元/噸,基本持平於中國節前收盤價。麵對美國大規模征收貿易關稅的威脅,春節期間銅鋁價格表現抗跌。首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數據表現尚佳:中國1月財新製造業PMI為50.1,景氣度連續第四個月保持擴張;美國1月ISM製造業PMI為50.9,預期49.8,前值49.3。其次,美國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存在預期差。其三,市場流動性充裕,市場對中國節後經濟複蘇存在樂觀情緒。其四,銅鋁的供應並不那麽寬裕,2025年全球銅鋁的產量增量分別為2.4%、1.6%,而消費端全球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對銅的電需求及鋁的輕量化前景廣闊,墊高銅鋁價格重心。

風險提示:

1、全球經濟大幅度衰退,消費斷崖式萎縮。世界銀行在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計2025年和2026年全球GDP增速為2.7%。該機構認為,隨著通脹放緩和增長平穩,全球經濟正在通往軟著陸的道路上,但風險仍然存在。歐美經濟數據已經出現下降趨勢,若陷入深度衰退對有色金屬的消費衝擊是巨大的。

2、美國通脹失控,美聯儲貨幣收緊超預期,強勢美元壓製權益資產價格。美國無法有效控製通脹,持續加息。美聯儲已經進行了大幅度的連續加息,但是服務類特別是租金、工資都顯得有粘性製約了通脹的回落。美聯儲若維持高強度加息,對以美元計價的有色金屬是不利的。

3、國內新能源板塊消費增速不及預期,地產板塊繼續消費持續低迷。盡管地產銷售端的政策已經不同程度放開,但是居民購買意願不足,地產企業的債務風險化解進展不順利。若銷售持續未有改善,後期地產竣工端會麵臨失速風險,對國內部分有色金屬消費不利。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關稅落地,黃金起飛,銅鋁抗跌蟄伏》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2月4日⠀

報告發布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報告分析師:王介超 ⠠⠓AC編號:S1440521110005

⠠⠠⠠⠠⠨惠靜SAC編號:S1440524080002

⠠⠠⠠⠠⠩‚𕤸‰才SAC編號:S1440524070004

免責聲明

本訂閱號(微信號:CSC研究金屬和金屬新材料團隊)為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中信建投研究金屬和金屬新材料研究團隊運營的唯一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麵向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關注本訂閱號或接收、閱讀本訂閱號內容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中信建投的客戶。

本訂閱號不是中信建投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載內容均來自於中信建投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或對報告進行的跟蹤與解讀,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中信建投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為準。訂閱者若使用本訂閱號所載內容,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了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產生誤解。提示訂閱者應參閱中信建投已發布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閱讀其所附各項說明、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

中信建投對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本訂閱號所載內容、意見僅代表來源證券研究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研究觀點可依據中信建投後續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在不發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其他部門、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麵發表與本訂閱號中內容、意見不一致或相反的市場評論和/或觀點,中信建投沒有將此內容、意見向訂閱者進行更新的義務。

本訂閱號發布的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構成對接收本訂閱號內容受眾的任何投資建議。本訂閱號所載內容、意見僅供參考,亦不構成任何保證,訂閱者不應單純依靠本訂閱號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訂閱者應當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在任何情況下,中信建投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訂閱者根據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做出的任何決策與中信建投或相關作者無關。

本訂閱號發布的所有內容的著作權歸屬於中信建投所有。未經中信建投事先書麵許可,任何機構和/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轉發、翻版、複製、發布或引用本訂閱號發布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亦不得從未經中信建投書麵授權的任何機構、個人或其運營的媒體平台接收、翻版、複製或引用本訂閱號發布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